大數據發展的十大趨勢!如今互聯網大數據時代,生活和數據息息相關,越來越多的行業和個人需要大數據的幫助。大數據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很多人選擇研究大數據,想進入大數據行業。使用代理IP操作爬蟲抓取數據,目前只能算是比較基礎的手段。我們今天不談這個。先說大數據的發展趨勢。
一個趨勢:政府大數據的應用開發將得到大力支持。作為一直阻礙大數據發展的重要瓶頸,政府信息開放共享在過去一年取得重大突破。2018年1月,國家發改委公布了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的最新進展,71個部門、31個地方實現了與全國共享交換平臺的對接。下一步,國家有關部委將重點支持各地區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示范,推進醫療、交通、金融、物流、環保等領域大數據采集、處理、分析和挖掘,推動大數據創新應用。
趨勢二:信息消費升級將持續釋放內需潛力。2017年7月,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釋放內需潛力的指導意見》,對進一步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做出了周密部署。國家高度重視信息消費的擴大和升級,其實意義深遠。據相關預測,到2020年,我國信息消費規模有望達到6萬億元,年均增速超過11%,相關領域產值將達到15萬億元。
趨勢三:中西部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將迎來爆發期。為加快實施“寬帶中國”戰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百兆村”示范及配套工程等三項重點工程,其中“百兆村”的重點向中西部地區傾斜。未來幾年,中西部地區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將迎來爆發期。屆時,區域內所有行政村實現光纖接入,農村寬帶接入能力達到12Mbps,農村光纖到戶用戶占比超過50%。
趨勢四:大數據分析方法有望取得革命性突破。機器學習繼續成為大數據智能分析的核心技術;人工智能與腦科學的結合已經成為大數據分析領域的熱點。通過與其他技術的進一步融合發展,大數據分析有望有革命性的新方法,算法和基礎理論可能有理論上的突破。
趨勢五:數據控制權之爭可能成為常態。2017年以來,國內外企業圍繞數據控制權的糾紛頻發。在大數據發展過程中,數據競爭將會以更加復雜多樣的形式展開,競爭強度將會越來越激烈。如何以合理的制度規則促進高效的數據競爭,需要在法律和經濟維度之間找到準確的坐標點。
趨勢六:數字絲綢之路將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制高點。作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抓手,數字絲綢之路的建設將促進沿線國家在交通、商貿、金融、文化、科技、醫療衛生等領域合作的便利化。未來幾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將保持10%-15%的增速;隨著全球5G時代的到來,數字絲綢之路體系的發展將迎來爆發式的浪潮,增速超過20%。
趨勢七:人口紅利將轉化為網民紅利,成為支撐應用驅動創新的最大因素。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曾經在經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的人口紅利逐漸消失。與此同時,中國網民規模不斷擴大,網民紅利更加凸顯。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數據生成和積累量最大、類型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依托龐大的數字資源和用戶市場,中國企業在應用驅動創新方面更具優勢,大量新的應用和服務將會層出不窮并迅速傳播。
趨勢八:運用大數據技術提升意識形態治理能力引人關注。2018年3月17日,英國《衛報》爆料稱,數據分析公司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s)非法獲取了臉書5000萬用戶的信息,并通過定向信息和廣告為川普在美國大選中服務。同時,根據暗訪報道,其業務已在中國展開,但不涉及政治領域。這一切都值得我們警惕。當大數據技術被用于政治和意識形態的滲透和操縱時,將對國家政治生態和意識形態安全構成巨大挑戰。
趨勢九:數據安全和量子計算機的相關性會越來越嚴重。量子計算機的問世將顛覆當前的網絡空間秩序,當前的公鑰密碼系統可以被這種新技術輕易破解,數據安全博弈將再次上升到一個新的維度。未來,“量子霸權”之爭將愈演愈烈,以此為代表的新一輪重大科技將成為世界大國必爭的戰略制高點,這就需要數據安全專家和工作者加快研發更安全的反量子計算密碼算法,進一步為個人、組織乃至國家的數據安全提供必要的保障。
趨勢10:中國企業將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數字化轉型。越來越多的企業將“數字化”作為核心資源、資產和財富,紛紛選擇數字化轉型,搶占新的制高點。根據IDC對2000名跨國公司CEO的調查,到2018年,全球1000強企業中67%的企業和中國1000強企業中50%的企業將數字化轉型作為戰略核心。展望未來,數字化轉型將是傳統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必須跨越的生死關口。
以上是大數據發展十大趨勢的全部內容。希望以上內容能讓大家了解大數據發展的趨勢,對未來的發展有一個新的方向。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如有疑問,可咨詢在線客服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