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互聯網最重要的是什么?是速度嗎?還是技術?其實最重要的一點,也是經常被大家忽略的一點,應該是每個用戶的隱私。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覺,當你訪問新浪微博、訪問天貓商城、閱讀今日頭條的時候,連接的web服務器會記錄下人們的IP地址以及他們的一些信息,比如訪問習慣、軟件使用時間等,然后就可以得到一些基于數據分析的使用情況分析。
大數據時代如何保護個人隱私?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在網絡平臺上瀏覽信息、購買生活用品。網絡平臺依托于大數據,所以可以掌握用戶的大量信息。這樣的個人隱私很容易被侵犯。大數據時代如何保護個人隱私?有哪些靠譜的方法?
1.使用IP代理服務將大大減少被抓取的信息。
2.策略性地使用不同的電子郵件地址、預付卡、瀏覽器甚至不同的互聯網行為設備(如個人、工作和網購)會增加收集數據的難度。
3.隱私設置。程序、設備和瀏覽器通常被設置為共享私人數據。檢查默認選項設置,并將其更改為您認為最好的方式。
4.了解所使用的社交共享服務、網站、設備和程序的隱私政策。了解您上傳的內容是如何使用的,以及適用的權限。
5.定期檢查瀏覽器的cookie。您可能會對瀏覽器cookie中設置的網站數量感到震驚。
除了使用代理ip,上面列舉的方法也不能落下,只要我們從自身做起,我們的個人信息就會更加安全。